市场震荡加剧业绩表现低迷上市券商调整经营策略稳增长

上市券商2022年半年报已经披露完毕。受地缘政治冲突和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影响,券商业绩普遍承压,经纪、自营投资、资产管理收入均有所下降。同时,半年报透露出一些积极的信号。部分券商二季度承压,经营业绩逐渐好转,扭亏为盈,给行业带来暖意。展望下半年,券商表示将抓住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机遇,立足财富管理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形成新特色,打造新引擎,努力实现新增长。
整体业绩依然承压。
整体来看,上半年券商整体业绩承压。据记者梳理,上半年共有10家上市券商营收过百亿元,较去年有所减少。其中,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位列前三,营收分别为348.85亿元、195.54亿元、161.66亿元。
收入增长方面,上半年,中国银河、中信建投、山西证券、国联证券、太平洋证券等11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正增长。其中,中国银河实现营业收入182.1亿元,同比增长20.28%;中信建投、山西证券、国联证券、太平洋营业收入增长也超过10%。净利润增速方面,上半年,东方财富、华安证券、国联证券、方正证券、华鑫股份、中国银河6家券商净利润同比正增长。此外,多家上市券商上半年出现亏损。例如,蔡襄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71亿元,同比下降1.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260.07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证券公司整体业绩低迷,这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证券公司经营数据中已经有所体现。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14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9.19亿元,净利润811.9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1.40%和10.06%。
为什么券商整体业绩下滑明显?市场普遍归因于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上半年a股市场波动加剧。
“上半年,受宏观环境、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国内证券市场波动较大,整体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证券板块自营业务收入及子公司收入下降明显;同时,公司工业板块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蔡襄股份表示。
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中原证券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对此,中原证券总裁李兆欣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冲击和多重负面因素,公司亏损超过1.2亿元。
从竞争格局来看,上半年,行业马太效应继续显现。中信证券的龙头地位依然突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8.85亿元,净利润111.96亿元,是唯一一家净利润超百亿元的券商。中信证券董事会秘书王俊峰表示,上半年,公司国内投行业务、固定收益、股票开发等金融市场业务均保持增长,贡献稳定收入;此外,由于市场低迷,直投业务和海外收入有所下降,但均保持正收益,表现优于同业。
对于强者恒强局面的加强,国泰君安研究所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刘新齐分析,投资业务表现较好是头部券商营收增速整体高于上市券商的主要原因。这些券商投资收益率下降幅度小于上市券商整体情况,以场外衍生品业务为代表的客户需求业务有效降低了收益波动。
生意是关键。
仔细分析上市证券公司半年报可以发现,证券投资业务的下滑最为明显,成为很多证券公司业绩下滑甚至亏损的主要原因。“上半年投资业务对调整后营业收入下降的贡献最大,主要是市场疲软导致投资收益率下降,上市券商子公司净利润下降拖累整体投资业务净收入。”刘新齐说。如长江证券表示,上半年股权投资市场普遍下跌,市场表现弱于去年同期,导致股权投资业务收入大幅减少。东方证券表示,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降幅度较大,主要是由于市场下跌导致自营投资亏损,股票质押业务计提减值准备影响公司利润。
同时,由于投资品种、投资策略、配置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券商的投资业绩出现了分化。
中信证券总经理杨明辉表示,上半年受市场波动影响,公司投资收益有所下降,但降幅好于同行业多数券商,主要得益于公司全面的业务布局、多元化的资产配置策略、稳健的金融市场业务。比如,固定收益抓住市场利率下行机遇,充分发挥客户资源优势,提高产品设计和客户服务的综合能力,不断丰富盈利模式。各项创新业务稳步发展,债券投资业务收益可观。
国联证券表示,在公司证券投资业务中,股权投资业务一直秉承价值投资理念,重点关注估值低、成长性好的行业和公司,收益率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
此外,在经纪业务方面,部分券商表现不佳。“代销业务规模的缩小,导致经纪业务收入下降。”刘新齐表示,受市场调整影响,新基金发行规模大幅下降,持续营销难度加大,券商代销理财产品收益压力较大。同时,虽然股权日均交易量同比呈上升趋势,但近年来佣金率持续下降。
但也有一些中小券商业务逆势突围。例如,上半年华林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10.24%;天风证券实现证券经纪业务营业收入7.42亿元,同比增长10.75%。“由于券商在投行、投资、资产管理等子业务的专业能力存在差异,上市券商上半年业绩出现分化。近期证券板块二级市场活跃,证券公司受益于稳增长政策刺激下市场回暖后的业绩改善,带来估值提升。”山西证券银行理财分析师刘力说。
预计下半年会企稳。
虽然上半年整体业绩承压,但得益于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复苏等因素。二季度以来,市场明显回暖,部分券商经营业绩逐步好转。各大券商抓住机遇,积极部署下半年的展计划。
中信证券表示,下半年将继续立足财富管理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依托公司综合金融服务优势,以公募基金投资咨询业务的快速发展为契机,以创业家办公整体解决方案为旗舰品牌,优化首批账户管理功能,尝试创新财富管理服务模式, 实现财富管理服务生态的多层次全面升级,凸显财富管理的专业价值,进一步促进客户及其资产的稳定增长。
“下半年,公司将继续推进财富管理业务转型,以资产配置与增值、投资与关怀服务、金融科技为核心,打造优质客户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申万宏源的财富管理品牌。夯实基础客户资产,转型买方投资模式,加强金融科技赋能,加强财富管理业务协同,打造均衡可持续的财富管理业务模式。”万宏源证券表示。
方正证券明确提出了未来业务增长的三大驱动力。方正证券董事、执委会主任、董事会秘书何亚刚介绍,以财富管理为代表的第一动力,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激发新的活力,开辟新的增长;以投资交易为代表的第二种驱动力继续扩张,迭代升级,构建新优势;以资产管理和投资银行为代表的第三种力量,抓住发展机遇,形成特色,打造新引擎。
展望下半年,专家认为,随着一揽子稳定经济政策措施的实施,上市券商业绩有望跟随宏观经济发展步伐,呈现触底、企稳、反弹态势。
“券商中报业绩出炉,业绩告罄。预计下半年的主要增长将来自经纪和投资银行业务。”中信建投证券非银金融与前瞻研究首席分析师赵冉表示,8月份以来,市场交易活跃,泛财富管理行业景气度仍处于上升通道;投行业务方面,全面注册制渐行渐近,IPO和再融资常态化,发行节奏明显加快。新的经济动能为投行业务提供了上升空间。
全面注册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将给市场带来利好。开源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高朝表示,以综合注册制为核心的一揽子政策有利于券商的所有业务。全面注册制的实施将直接惠及投行业务,大投行的产业链将得到快速发展。同时,综合注册制引入长期资金,未来有利于吸引居民财富向权益类金融资产迁移,有利于财富管理条线。
“从券商的业绩走势来看,5月份以来,风险评估下降,风险偏好回升,市场指数向上修正。下半年券商的业务会逐季好转。”刘新齐表示,目前,投资人机构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客户机构化趋势将催生更多面向客户的业务需求,机构业务的竞争优势将更多体现在产品化能力上。未来产品化能力更强的券商,利润增长空间和确定性更高。
热门推荐
最新动态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