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青春力量扎根基层,校地携手共绘振兴图景
(通讯员 田思佳)2025年7月1日至7月8日,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满怀热情地奔赴周口市淮阳区第七实验小学,开展了一场以教育帮扶为核心,深度融合文化研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更展现了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实践团抵达目的地后,21名成员迅速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准备工作之中。他们高效地完成了物资清点、教室布置以及宿舍整理等各项任务。100套文具、60套教辅用品、60件体育用具等捐赠物资被分类摆放得井井有条,多媒体教学设备也经过精心调试,确保一切就绪。指导教师毋培怡和陶壮壮在动员会上明确提出了“安全为基、育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强调课程设计必须紧密结合乡村儿童的实际需求,确保教育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了促进团队成员与支教对象之间的有效沟通,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践团精心策划并举行了“破冰行动”。在操场上,“同心击鼓”“123木头人”“丢沙包”等游戏让30余名留守儿童与实践团成员在欢声笑语中迅速熟络起来,彼此间的默契也在游戏中悄然提升;在教室内,“梦想盲盒”活动收集到了孩子们纯真而美好的心愿,这些心愿不仅成为后续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更在“愿望墙”的搭建过程中,拉近了队员们与孩子们心与心的距离。
一场庄重而特殊的仪式于7月4日在淮阳区第七实验小学隆重举行——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2025年暑期校地结对帮扶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暨“爱心助教”捐赠仪式在此拉开帷幕。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庆伟、共青团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委员会负责人孔德武、中共周口市淮阳区委组织部部长朱高建等领导嘉宾悉数出席,共青团周口市淮阳区委书记段远鹏主持了仪式。朱高建部长详细介绍了校地结对帮扶以来的显著变化及实践团历年来的活动成果,张庆伟副书记对参与实践的师生提出了殷切期望和要求,淮阳区第七实验小学校长马兵则深情表达了对长期帮扶的感激之情。随后,张庆伟副书记为带队教师陶壮壮授旗,并亲手捐赠了满载爱心的教育物资。
在支教期间,实践团紧紧围绕“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精心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程。队员们通过情景剧表演、互动游戏、AR技术展示等多种创新方式,生动讲解知识点,针对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重难点进行耐心细致的课后辅导,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四年级学生张浩在队员们的悉心引导下,从最初的沉默寡言逐渐变得自信开朗,主动举手答题,展现出了显著的进步。
研学活动于7月5日展开,实践团一行前往淮阳区六艺阁、豫见奇妙动物标本馆以及平粮台古城遗址进行实地研学。在平粮台古城遗址,学生们对古人排水系统的浓厚兴趣引发了队员们的现场专业讲解;在标本馆内,AR建模技术的应用让实践团成员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伏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泥泥狗民俗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深化了对当地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淮阳区乡村教育和文化传承提供了有力支持,也让青年学子们在基层实践中得到了宝贵的锻炼和成长。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表示,将持续深化校地结对帮扶工作,积极组织更多学子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图为“三下乡”实践团与支教学生合照。田思佳供图

图为实践团与学生游戏图片。田思佳供图

图为实践团在平粮台古城遗址进行非遗调研。田思佳供图

图为实践团进行作业辅导。田思佳供图

图为实践团召开动员大会。田思佳供图

图为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暨“爱心助教”捐赠仪式。田思佳供图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热门推荐
最新动态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