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二十冶蚌埠市委党校项目荣膺全国冶金行业优秀工程质量成果奖
近日,从中国冶金建设协会传来喜讯,安徽二十冶承建的蚌埠市委党校陶山校区改建项目(以下简称:蚌埠市委党校项目),凭借卓越的工程品质与技术创新,成功斩获2025年度全国冶金行业优秀工程质量成果奖。这一被誉为冶金行业工程建设最高质量奖的殊荣,不仅是对项目品质的权威认证,也是安徽二十冶在工程建设领域雄厚实力的有力彰显。
质量攻坚 精益求精铸就标杆
蚌埠市委党校项目是培养党的干部、服务党的事业的重要阵地,作为当地重点工程,意义重大。自开工伊始,安徽二十冶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将项目建设视为重中之重,秉承“干就干好,做就做精”的核心理念,矢志将项目打造成经得起检验的精品工程、样板工程。
项目建设中,项目部严格贯彻“策划先行、样板引路、过程控制、一次成优”的质量管理方针,在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推行精益建造。针对工程关键部位和重要工序,精心编制施工方案,并在施工现场设立实体样板展示区,明确工艺标准,统一质量要求。同时,项目部践行“过程精品、匠心建造”的质量理念,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的质量“三检”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全程受控,努力实现“过程精品”。
古语有云:“知止而后有定”。自项目启动之初便确立了创优目标。为此,公司联动机关、项目两级成立“创优领导小组”,科学编制创优实施方案,严把创优重点环节,深入细致做优工程质量。最终,项目接连荣获“珍珠杯”“安徽省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以及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最高奖——“黄山杯”等多项重要荣誉。
技术赋能 创新攻坚锻造精品
蚌埠市委党校项目总建筑面积82455.42平方米,涵盖教学楼、会议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学员餐厅、素质拓展中心、四栋学院公寓及地下车库等。其中,作为项目“门面担当”与结构核心的礼堂、会议中心等关键单体,其施工难度与技术复杂度尤为突出。项目部精准识别难点、痛点,将“技术引领、创新攻坚”作为破局之道,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为铸造精品奠定坚实基石。
项目部高效推广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8大项24小项核心技术,覆盖结构、材料、工艺等关键领域。通过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热轧高强钢筋应用技术、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模板脚手架技术、钢结构技术等创新成果的集成应用,不仅在工期优化、成本控制和综合建造效能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更为工程质量构筑了坚实屏障。
面对礼堂高大空间内曲面异形石膏板吊顶的质量控制难点,项目团队构建“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链——从设计源头优化,严选高稳定材料,到施工过程精细纠偏,确保了恢宏造型与卓越品质的完美统一。最终呈现的穹顶,56片象征民族团结的花瓣灯簇拥五星主灯,成为建筑的点睛之笔。面对会议中心主梁跨度约27米、钢梁腹板高度达1.1米的型钢混凝土梁柱质量控制重点,项目团队通过Xsteel、AutoCAD等专业软件,对数百个复杂节点进行毫米级深化设计与虚拟预拼装,精确考量焊接变形及温度收缩量等影响质量的因素,确保整体钢结构连接准确、焊缝饱满,铸就坚不可摧的建筑骨架。
山水共融 绿色建造绘就底色
漫步校园,移步换景间,一幅生态画卷徐徐铺展。远眺,陶山满眼的苍翠扑面而来,青山蓝天交相辉映,与庄重的党校遥相呼应,自成一景。近观,党校内曲径通幽、草木葱茏,一池自然形成的碧水映照着光影、山色、建筑在粼粼波光间交织共舞。这片精心构筑的园林意境,让校园的每一帧风景都流淌着清雅的自然韵律与和谐的生态意趣。
细观建筑,一砖一瓦间,生态智慧处处可循。瞧,教学楼屋顶铺设的铜铟镓硒光伏瓦阵列,汇成一片“蓝色海洋”,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源源不断为校园输送绿色电能。看,夜色下的户外广场中,led灯控、智能灯控等绿色节能设计在点亮黑夜的同时,也为校园增添了一抹绿色、安全的亮色。不止如此,保温装饰一体板、low-E真空玻璃幕墙系统等新材料的应用,如同建筑的生态皮肤,无声的将节能理念深植于建筑的每一寸肌理,生动诠释了现代建造与生态文明的深度融合。
站在陶山回望,这座承载着红色基因、闪耀着金色品质、浸润着绿色智慧的崭新地标巍然矗立。从图纸上的宏伟蓝图,到江淮大地的坚实丰碑,这个屡获殊荣的标杆工程,是安徽二十冶以匠心铸精品、以品质铸品牌的生动注脚。未来,安徽二十冶将继续秉承匠心、深耕江淮,以更多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奋力书写企业高质量发展与服务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新篇章!(安徽二十冶 胡丹丹/报道)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热门推荐
最新动态
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