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上半年规模达3.24万亿元信息消费为稳增长赋能

发布时间:2022-09-13 09:30:00|来源:网络|阅读量:2423|
上半年规模达3.24万亿元信息消费为稳增长赋能

信息消费成为当前经济稳定增长的“亮色”。工信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信息消费3.24万亿元,同比增长6%。当前,信息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对经济赋能、增效、稳定市场信心、推动产业链升级、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

今年以来,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快速增长,创新活跃,辐射广泛,呈现出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促进触点消费补充、数字娱乐消费更加丰富多元、教育、医疗、办公等领域加速向线上迁移、新型终端产品供给水平不断提升等特点。

受疫情影响,购物、外卖等网络平台补充了传统的身体接触消费,减少了疫情给商家带来的损失。商品直播呈现爆炸式增长,电商平台全面进入网络直播领域,从传统的吃、穿、用、行扩展到娱乐、健身、知识直播等。,成为很多消费者日常生活的重要入口。同时,信息消费已经覆盖三四线以下的城市和农村。从去年9月到今年9月,Tik Tok电商帮卖农特产品总订单量达到28.3亿单,平台新增农民数量同比增长252%。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夏寒表示,我国农村消费市场蓬勃发展,信息消费成为推动消费品下行、农产品上行和农民增收的新引擎。

数字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大众提供了多种休闲方式,各种线下娱乐活动也纷纷走向线上。数字文化产业生产的信息消费品作为新一轮“中国制造”的代表,正在受到海外消费者的喜爱。据统计,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销售收入10年增长200多倍;中国日益成熟的数字文化产业集群也为“出海”创造了更好的环境,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

“今年以来,我国智能电子产品、5G移动通信、短视频、视频直播等领域信息消费快速增长,消费结构更加优化。同时,我国信息消费产品创新呈现智能化、富媒体化、沉浸化特征,智能汽车、5G手机、智能眼镜、智能头盔、元宇宙成为消费热点。”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说。

深度融合带来扩张和升级

从消费群体来看,信息消费群体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10亿。随着数字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民对智能手机等数字化“新农具”的应用技能不断提高,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逐步释放。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325个网站、app和大部分市场主流手机进行老龄化和信息无障碍改造,依托相关机构丰富数字技能培训,提高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数字素养和技能。

从应用广度来看,疫情加速传统消费的数字化转型。受疫情和“居家”新生活方式影响,移动互联网应用需求激增,网络消费活跃。直播、无人零售、即时零售等非接触式商业模式发展迅速,保障了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在线娱乐、在线健身、在线旅游等新业态为消费的可持续复苏提供了重要支撑。远程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新场景,为民生公共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政策导向来看,信息消费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可持续回升的意见》,强调要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求,促进新型消费,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拓展升级信息消费,培育壮大智慧零售、智慧旅游、数字文化、“互联网+医疗健康”等智慧产品和消费新业态。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工信部继续探索信息消费发展新模式、新路径,启动了26个综合型、特色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效果评估工作,引导各地营造良好环境,着力培育信息消费。遴选了151个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探索形成了一批发展前景好、示范效应强的标杆项目和发展模式。

国际职工会协调会信息发展研究室主任徐旭认为,今年以来,信息消费蓬勃发展,韧性凸显,主要得益于三个“结合”:一是长期引导和短期刺激相结合,为挖掘和释放信息消费潜力保驾护航;二是线上消费和线下体验相结合,传统商业将焕发新的活力;三是基础设施投入和平台下沉相结合,加速了农村信息消费的释放,不断拓展信息消费的新空间。

“目前,信息消费服务设施不断优化,成本不断降低,群体逐步扩大,服务产品不断升级。正是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生活的深度融合,推动了信息消费的不断扩大和升级。”赵刚说。

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

信息消费是促进消费扩大和质量提升的“倍增器”。我国也将从供给、需求、环境等方面入手,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以适应居民消费升级。

创新的“黑科技”带给消费者全新的网购体验。作为国内知名的网购社区,吴德APP上线的AR功能每天帮助超过30%的用户进行消费决策。“年轻人对商品品质和消费体验的潜在需求正在大规模释放,这是刺激初创企业继续将数字化创新作为品质消费保障和服务体验提升的内在动力。”吴德APP副总裁陈颖说。

在供给侧,工信部将着力提升关键核心能力,加快云计算、区块链等关键信息技术突破,提升信息消费产品供给质量;继续完善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提升“互联网+”环境下的综合服务能力,深入推进“企业上云”,加快大数据产业集群建设,拓展人工智能新应用,探索区块链试点应用,提升产业供给能力。

徐旭认为,有必要优化监督机制。创新数据、平台、安全等领域市场监管方式,规范和监督相关市场主体的数据采集、存储和使用行为,加强算法规则监管,保护消费者隐私和合法权益,建立社会公众和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的监管机制。

“未来信息消费将更加注重消费者的体验感。自动驾驶汽车、智能眼镜、消费无人机、智能服务机器人等产品将进一步普及,更多沉浸式信息消费场景将会出现。3D数字内容和虚拟数字资产也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同时,随着信息设备老化改造的开展,将会出现更多的老化终端产品,信息消费群体将进一步扩大。”赵刚说道。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热门推荐

最新动态

文章排行

网站地图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  邮箱:ha17701574748@163.com

中国产业新闻网  Copyright ©2018-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