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

中成药集采谁将受益

发布时间:2022-09-13 08:06:00|来源:网络|阅读量:2369|
中成药集采谁将受益

日前,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了全国中成药联盟采购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这标志着由湖北省医疗保障局牵头的中成药联盟第二轮集中采购正式启动。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中成药的供给侧措施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用得起、用得起优质的常用药,稳定中成药用药安全的“基本菜”。

收集16种常用中成药。

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由湖北省、北京市等30个联盟地区代表组成。第一次征集将涉及心脑血管疾病和复方斑蝥、复方血栓通、冠心宁、华蟾素等16种中成药。本集模仿西药集的经验,选取的16种中成药也具有代表性,临床使用量较大。

本次中成药联盟采购周期为2年,可根据情况延长。采购期间,每年签订采购协议。采购期内提前完成当年协议采购数量的,超出部分入选企业仍按入选价格供应,直至采购期届满。同时,《公告》要求联盟地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都要参加,并鼓励医保定点社会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按照所在联盟地区相关规定参加。

“这次联合采购的品种,根据我国的疾病谱,都是需求量很大的品种,具有以价换量的意义和保质的价值。”四川天府健康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孟丽莲对今日北京商报表示。

事实上,2018年底,我国药品集中采购已经进入常态化、制度化阶段,中成药的集采也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注意到,一轮中成药联盟征集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来自国家医保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湖北省已在19个省份率先开展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开标。共有157家企业的182种产品参与投标,采购规模近100亿元,中标率62%。中标价格平均下降42.27%,最大降幅达82.63%。按照19个省份每年的需求量,预计每年可节约药品费用26亿元以上。这也是全国首次中成药联盟集中采购。

药品质量提高和价格降低

成立国家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是为了进一步推进药品集中的制度化、组织化,促进中成药医保报销的全国统一和规范化。

“联合采购可以引导预期,确保持续、稳定、高质量的供应。”孟丽莲进一步分析,目前中成药联合采购需求已经释放,迫切需要联合行动、联合协调、发展引导。是中成药的经典成果,是经过历史、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成熟品种。中成药的疗效主要取决于正确的诊断、中成药材料、工艺等相关方面,中成药的质量需要密切关注。

“在厂家持续供应保障下,带量采购对药品质量有统一控制,同时可以实现对常用中成药价格的统一管理,降低价格,进一步降低价格,提高老百姓用药质量。”北京某二级医院药房相关负责人表示,带量采购可以实现临床医生用药的一致性。对于患者来说,持续用药可以让他们更放心地用药。而且在价格上更有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患者的医疗费用。通过带量采购,解决药品购销链条中存在的量价脱钩、竞争不规范、带金销售等问题,让老百姓享受到更低的药价。让药品回归治病救人的本质属性。

相关负责人也认为,很难完全照搬西医采集的经验。“取原料,加工中成药,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以以量换价需要具体分析。中成药仍属于农产品范畴,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直接关系到产量和质量。不可控因素较多,采集采集价格难度较大。要更好地评价判断,确保中成药科学降价,进一步提高质量。”

促进市场的重新洗牌

“联合收购可能会对医院造成一定影响。采集后,有时由于厂家供货不足,确实存在断货现象,影响了医院的延续性,但目前来看,总体影响不大。”该负责人表示,在采集中,药师要提前申报数量,即带量采购。“这会给医院造成一定压力,但不大。”

相关负责人解释说,报告的剂量还受患者人群、医院专科特色、治疗方向等影响。,这会影响药物治疗,并且难以完成剂量。就他们医院来说,目前会根据专科特点和医院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报量,一般根据实际情况报80%或120%,基本能做到报量平衡。

同时,集中集采下的带量采购将极大提升全国临床中药合理使用水平,拓展更广泛的用药场景。有业内人士认为,带量采购将有利于社区中医诊疗。目前,我国继续实行分级诊疗,让中老年群体和慢性病群体“在家”就能看病,这些群体在中成药的使用中占据了很大份额。集购可以更方便患者在社区就医、诊疗、购药。

在业内人士看来,集中采购对中成药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联合征集办公室的成立,标志着中成药的征集和征集也将制度化。今后不仅西药要全收,中成药也要逐步覆盖。”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合伙人赵恒表示,这不仅是药企的机遇,也是未来进一步利用优质资源优化行业、寻求创新药物发展的需要。

"批量采购有助于在全行业建立统一的质量保证体系."相关负责人分析,中成药联合采购还将带来中成药市场的重新洗牌。“有成本和品种优势的企业有望实现以价换量,借鉴西药集采的经验,在方向和控制上更加权威和集中,有利于今后的工作。”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热门推荐

最新动态

文章排行

网站地图  备案号:沪ICP备2022019539号  邮箱:ha17701574748@163.com

中国产业新闻网  Copyright ©2018-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